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,就把江苏作为第一站,体现了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指出:“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,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。”这一重要讲话,深刻指出了制造业之于实体经济、实体经济之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。
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,也是江苏经济的根基所在。江苏人素有重视实业的传统,重视发展实体经济,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。改革开放以来,江苏积极抢抓世界制造业资本向我国转移的机遇,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得到迅猛发展,实体经济占经济总量的八成以上,为擦亮“中国制造”品牌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与全国一样,近年来,受成本抬升、产能过剩、发展转型等因素影响,江苏实体经济也面临着企业数量增长放缓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下降、企业效益下滑等挑战。应对这种挑战,必须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,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,采取有力举措,切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。
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。发展实体经济,重点在制造业,难点也在制造业。作为制造业大省,江苏靠制造业起家。制造业一直是江苏的优势和长项所在,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短板,短就短在我们的制造业层次和水平还处于中低端,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还不够。继机械化、电气化、自动化等产业技术革命浪潮之后,目前数字经济、共享经济、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,全球制造业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、调整失衡结构、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。面向未来,我们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“智造”转变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。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,必须加大投入、加强研发、加快发展,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、掌控技术话语权,为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贡献江苏力量。
搞好制造业,壮大实体经济,必须完善政策,强化创新,优化环境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,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、买不来的。”当前,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,集聚创新资源,优化发展环境,推动政策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,推动实体经济实现新的繁荣发展,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我省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下一篇:如何摆脱企业的“中年危机”